2025-03-11 08:07:17 辽宁公务员考试信息 http://ln.huatu.com/gwy/ 文章来源:辽宁华图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为您提供2025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5营口公务员考试去哪里打印准考证。更多2025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5营口公务员考试去哪里打印准考证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5年3月10日9:00至3月16日9:00点击上方图片进入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需要使用,丢失不补。
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2025年3月1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
2025年3月1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笔试地点:本次考试在全省各省辖市设置考区。
报考者要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必须携带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监考人员依据报考者准考证、身份证件和考场座次表,核验身份,实施监考。考试当天报考者无法出具报名时的身份证件但仍坚持要参加考试的,应说明具体缘由,写出承诺书,并服从工作人员关于重新采集照片、留取身份特征生物信息等方面的安排,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省考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高分经验 】
【辽宁省考公告】【省考大纲】【省考职位 】【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营口公务员考试去哪里打印准考证,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利器”之感情倾向
一、 感情倾向知多少
感情倾向是 指 作者 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社会思想和对现实生活 等的 爱憎情绪 ,泛指对某方面的爱憎倾向,通常是分为三类,褒义、贬义和中性客观。在把握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则可以帮助我们推出答案。文段的感情倾向可以借助文段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加以判断,比如“导致”这一动词通常引导不好的结果。这要求同学们日常要做好词语的积累。接下来通过考试真题进行具体分析。
二、例题精讲
例1. “身联网”是一种以人体为中心并与互联网连接的新兴技术。“身联网”设备是一种人机交互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既包括附着式设备,还包括半植入式与植入式设备。植入式设备是完全植入人类体内的。如果发生非正常断裂,则有可能随血液循环进入心脏、大血管等,进而引发栓塞等,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即使是附着式设备,也会产生相应的电磁和其他类型的辐射。已有研究表明,低频电磁辐射会在人体内产生涡流进而干扰人体的健康,而高频电磁辐射则会直接扰乱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身联网”是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B. 目前的“身联网”技术存在人身健康风险
C. “身联网”技术解决了人类医疗史上的难题
D. “身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机协同
【答案】 B
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判断题。先分析文段找重点。前两句介绍“身联网”概念及相应所需设备。接着论述相关设备需植入人体以及可能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包括“引发栓塞、危及生命、扰乱中枢神经”等各种不良结果。因此文段先引出“身联网”这一话题,接着论述“身联网”存在的问题,文段倾向是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危害,是文段重点。接着对比选项。A项、C项和D项都是在论述物联网的存在意义、作用,感情倾向是偏褒义的,与文段倾向不符,直接排除。这是意图题,答案优选 解决问题的正确对策项 ,次选问题的同义替换项。B项是问题的同义替换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
例 2 . 未来将会怎样,不可准确预知,但格局和________总有踪迹可循。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发展所________的巨大变革面前,时代和社会呼唤产生一批真正的未来学家,能够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关口,对信息社会的未来有所把握,为未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选择和行为提供一些理论上的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趋势 引发 指导
B.路径 导致 服务
C.轨迹 带来 解释
D.方向 造成 设想
【答案】 A
这是一道典型实词辨析题。分析语境,第一空出现了“和”字,表并列,则应选和“格局”意思相近的词语,选项中的这四个词语均可。接着看第二空,浏览文段可知,文段是在客观描述社会巨大变革,及未来社会的发展情况。而B项的“导致”、D项“造成”通常是引导不好的结果,感情色彩是偏消极的,与文段中性、客观的描述不相符,排除B项和D项。接着看第三空。通过文段描述“期待未来学家为未来提供一些理论上的 ________ ”可知,应是对未来发展做一些前瞻性的指示,比如要做好哪些准备,提升哪些技能。因此A项“指导”符合。而C项,“解释”是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更倾向对已有内容的解释,而不是对未来的,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因此答案选择A项。
通过以上两道例题大家可以发现,借助感情倾向是否一致可以帮助我们排除或者直接选定选项,这不仅是做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也可以提升做题速度,即与文段倾向不符的直接排除,无需再重复验证。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做题时借助文段中字、词的感情色彩准确把握文段的感情倾向,方可用好这一“利器”。
常识判断备考技巧:郑和下西洋
在行测常识判断部分经常考查历史地理相关知识,比如著名的航海行动。
15世纪末欧洲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中,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就是郑和下西洋。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海岸线较长,沿海地区生活的人民也很多,对海洋充满求知。当时的中国可以是世界强国,有领先的经济实力和造船技术。历史封建王朝中,应该没有一个帝王不想让自己的威望传广海外。当然,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史书中有多种说法。其中《明史·郑和传》中是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大明威德。之所以会寻找建文帝,是源于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把自己的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运用一系列政策削减藩王的势力。之后燕王朱棣带兵反抗,战争经历了四年,在这个过程中建文帝朱允炆行踪不明,后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因此他命令郑和在下西洋的同时,顺便在南方各国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次郑和下西洋都会携带着本国大量的金银财宝以及价值不菲的工艺品,而各个小国也会进献当地的珍奇动物。比如在第四次,麻林国等国使者向明廷进献“麒麟”,此“麒麟”被认为可能是长颈鹿,显示出郑和使团首次对东非沿岸国家所进行的访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第五次下西洋的时候,带回来17个国家的使节。在第六次下西洋的时候,竟然有16个国家的使节共1200多人跟随他回到中国等一系列事件。
郑和下西洋影响较深。政治上,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非侵略性的政治体系。当时的船队展示出了军事优势,同时又有经济上的刺激,也扩大了当时明朝的朝贡体系规模。经济上,开拓了海外贸易。而且下西洋不单单是在输出当时我国的技术,同时也在吸收国外的技术,因此对我国国内手工业生产起到促进的作用。文化上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绍沿岸国家、地区情况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图。例如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传播,中国佛教在海外的传播。郑和下西洋,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
资料“混合增长率”如何应对?
资料分析当中有一类的题型很好拿分,它就是混合增长率的题目,因为计算量很小,往往可以快速得答案。但这类题目有一个特点,题干一般不会明确说明“求混合增长率”,而是需要大家通过读题来分析判定这是一个求混合增长率的题目。
混合增长率题型识别:求增长率;缺少求解信息;有混合条件
1. 求增长率:问题或者选项中出现“增长…%”、“增长率”、“增速/增幅“等相关的字眼,判定此题是一个求增长率的题目。
2. 缺少求解条件:往往此类题型当中,材料里并没有直接给出与此量相关的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无法通过增长率的计算公式直接求出增长率。
3. 有混合条件:由两个部分混合成一个整体。
常见形式如:全年的量=上半年的量+下半年的量
上半年的量=一季度的量+二季度的量
房地产总量=房产总量+地产总量
混合增长率口诀: 混合增长率介于两部分之间,且偏向于基期量大的一方。
做题时可以写成:
r部小
为了方便大家计算,通常我们可以用现期量来代替基期量,即,混合增长率偏向于量大的一方。
下面通过一道例题感受一下混合增长率题目及解题思路:
问题一:如图表中所示,请问2023年全年增长率在哪个范围?
【图图点拨】因为题目中求“增长率”;且表格没有给出全年具体的增长量或基期量缺少求解信息;全年的量=上半年的量+下半年的量,满足混合条件,所以这个题可以用混合增长率的口诀操作:20%
问题二:如图表中所示,请问2023年全年增长率最有可能是以下哪项?
A.20%
B. 25%
C.40%
D.50%
【图图点拨】与问题一相同,判定此题是求混合增长率的题,根据混合增长率必须介于部分之间,并不能相等,可以排除A、D选项。根据第二句口诀,混合增长率偏向于量大的一方,上半年的量为150万,下半年的量为60万,应偏向于上半年增长率50%一些,所以答案选择C选项。
相信通过这个题大家能更好的理解混合增长率的运用,接下来感受一道考试中混合增长率的真题:
【真题演练】2023年上半年,B市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19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2%。
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19.5亿元,同比增长9.3%;累计完成电信业务量361.1亿元,同比增长38.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1.8亿元,同比增长10.0%,比一季度增幅扩大1.4个
百分点。
【例1】2023年第二季度,B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的同比增速的范围是:
A.小于8.6%
B.等于8.6%
C.大于8.6%且小于等于10%
D.大于10%
【华图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混合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 “2023年上半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1.8亿元,同比增长10.0%,比一季度增幅扩大1.4个百分点”。
第三步,2023年第一季度增幅=10.0%-1.4%=8.6%。上半年的量=一季度的量+二季度的量,根据混合增长率的性质,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8.6%<10%
因此,选择D选项。
希望大家考试当中遇见混合增长率的题型,牢牢把握,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编辑:lnht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