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08:03:29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 http://ln.huatu.com/shehui/ 文章来源:辽宁华图
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2024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招聘职位。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社区工作者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4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招聘职位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图书>>>>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2024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招聘职位,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单选题)水中捞月∶白费功夫
A.霸王之兵∶勇往直前
B.天涯海角∶杳无音信
C.棋逢对手∶不相上下
D.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水中捞月”指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功夫”,二者属于比喻象征义关系,且“水中捞月”含贬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霸王之兵”是兵法的内容之一,“勇往直前”指勇敢地一直向前进,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天涯海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杳无音信”形容一直不知道对方的消息,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棋逢对手”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二者属于比喻象征义关系,但“棋逢对手”含褒义,排除;
D项:“蚍蜉撼树”比喻力量本来很微弱,而又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二者属于比喻象征义关系,且“蚍蜉撼树”含贬义,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和风细雨∶暴风骤雨
A.年富力强∶风烛残年
B.如沐春风∶如履薄冰
C.耀武扬威∶扬眉吐气
D.雪中送炭∶落井下石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和风细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暴风骤雨”原指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且二者均形容一种状态和现象。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年富力强”指年纪轻,精力旺盛,“风烛残年”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且二者都形容一种状态和现象,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如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如履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耀武扬威”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扬眉吐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落井下石”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但二者都是动作行为,而不是状态或现象,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复合题
2019年全国各级网络举报部门共受理举报13899万件,较2018年下降15.8%。CNCERT接收到网络安 全事件报告107801件,较2018年增长1.0%。
(单选题)2018年CNCERT接收到的网络安 全事件报告数量最少的季度是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的和差比较。
第二步,定位图1中折线图。
第三步,和差比较类题目,大数据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其余数据舍相同处理,代入数据可得2018年第一季度为105+69+97=271,第二季度为88+93+90=271,第三季度为88+90+97=275,第四季度为84+84+82=250,数量最少的是第四季度。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各级网络举报部门受理举报数量比上年同期
A.少不到500万件
B.少500万件以上
C.多不到500万件
D.多500万件以上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图1和图2中的柱状图。
第三步,数据本身不大,直接代入计算可得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各级网络举报部门受理举报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04+971+1222)-(1063+1166+1254)=-59-195-32=-286(万件),即少了不到500万件。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有学者认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并非是导致文化产品低俗化的原因,文化产品的低俗化是由文化产品市场化导致的,因为市场的逐利性会导致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忽视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从而导致文化产品低俗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文化产品市场化发展必然会引起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B.一些没有实行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国家,并不存在文化产品低俗化的现象
C.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决定因素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
D.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均是以文化产品市场化为导向的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并非导致文化产品低俗化的原因,文化产品的低俗化是由文化产品市场化导致的。
论据:市场的逐利性会导致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忽视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从而导致文化产品低俗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文化产品市场化引起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论据。该项通过对照的方式说明没有文化产品市场化,就没有文化产品低俗化,说明文化产品市场化是文化产品低俗化的原因,具有加强作用。
C项:否定论点。该项指出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决定因素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等,直接否定了论点,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该项说明文化产品市场化引导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管理者,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家庭式迁移是指家庭成员以户为单位跟随主要生产要素离开原居住地迁往目标地的人口单向性流动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家庭式迁移的是:
A.因工作调动,小王夫妇举家迁往工作城市
B.老李夫妇常年在沿海城市打工,只有春节才能回老家和家人团聚
C.老伴去世后,老刘被在澳门工作的独生女儿接到当地一家养老机构安度晚年
D.老张一家结束多年的在外打工生活,回乡定居一段时间后,发现家乡适合搞养殖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以户为单位;
②跟随主要生产要素;
③离开原居住地迁往目标地的人口单向性流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小王夫妇举家迁往工作城市,“举家”体现了“以户为单位”,“因工作调动”体现了“跟随生产要素”,“迁往”体现了“离开原居住地迁往目标地的人口单向性流动”,符合定义;
B项:春节回老家和家人团聚,春节后返回打工城市,是往返行动,没有体现“单向性流动”,也没有体现“跟随生产要素”,不符合定义;
C项:老刘被女儿接到澳门养老,不属于“以户为单位”,也没有体现“跟随生产要素”,不符合定义;
D项:老张一家回乡定居一段时间,没有体现“跟随主要生产要素”,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编辑:lnht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下一篇:2024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