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3 08:28:43 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ln.huatu.com/guojia/ 文章来源:辽宁华图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参加2023年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有哪些学历要求。更多2023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参加2023年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有哪些学历要求
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参加2023年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有哪些学历要求,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83.相关研究表明,________________:由于气候变暖,中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
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 1 至 2 个纬度;华北地区冬小麦正由冬性向半冬性过渡,东北地区粮
食产量显著提高,水稻面积和总产量迅速增加;喜温作物玉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作物。
除了利好消息,气候变化也有不利影响: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各种病虫害危害加重,都
会导致农业减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悲观
B.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
C.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在日益扩大
D.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以好处居多
84.相关研究表明,________________:由于气候变暖,中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
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 1 至 2 个纬度;华北地区冬小麦正由冬性向半冬性过渡,东北地区粮
食产量显著提高,水稻面积和总产量迅速增加;喜温作物玉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作物。
除了利好消息,气候变化也有不利影响: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各种病虫害危害加重,都
会导致农业减产。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悲观
B.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
C.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在日益扩大
D.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以好处居多
83.【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下文语境。句首“相关研究表明”后面是冒号,而且后面用分号
做间隔论述了三句话,这三句话呈现出并列关系,都是在论述气候变暖给我国农业带来的有
利影响。行文至此都是利好消息。
第二步,尾句“除了利好消息”再次表明横线处所填内容要包含“利好消息”这一话题。
比较选项,D 项中“以好处居多”符合要求。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的“农业”话题过大,文段说的是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故排除 A 项。
B 项着重强调“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故排除 B 项。
C 项只论述了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这一点,既不精确也不全面,故予以排除。
84.【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下文语境。句首“相关研究表明”后面是冒号,而且后面用分号
做间隔论述了三句话,这三句话呈现出并列关系,都是在论述气候变暖给我国农业带来的有
利影响。行文至此都是利好消息。
第二步,尾句“除了利好消息”再次表明横线处所填内容要包含“利好消息”这一话题。
比较选项,D 项中“以好处居多”符合要求。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的“农业”话题过大,文段说的是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故排除 A 项。
B 项着重强调“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故排除 B 项。
C 项只论述了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这一点,既不精确也不全面,故予以排除。
85.让我们爱恨交织的技术太多了,从世人完全陌生到人人耳熟能详,它们大部分只花
了几十年的时间,势头快得让人不敢掉以轻心。这里面就包括机器人。但近几年,人工智能
前行的步伐把机器人研发带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它们不但眼耳口鼻、连所思所行都越来越
像我们人类。不过,这种改变却是渐进式的,这让人类似乎很难真的意识到正在发生改变的
机器人意味着什么,或者说,未必做好了应对这一改变的准备。于是近日,美国《国家地理》
以《我们,与他们》为题撰写了一篇文章,试图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揭开人工智能技术的神秘面纱
B.探索机器人和人类当前的关系及未来发展
C.说明目前机器人并不会达到人类的思维水平
D.反思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伦理道德观的冲击
85.【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首先看横线所在的句子,最后一句通过“于是”进
行总结,根据“试图”一词可知,该横线的内容应围绕“《我们,与他们》这篇文章”进行
论述。
第二步,找到“我们”和“他们”的指代对象。从后往前读,找出“我们”指的是“人
类”,“他们”指的是“机器人”。因此,该横线讲的是“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
第三步,对比选项,只有 B 项提及了“人类”和“机器人”这一话题,并探讨了两者之
69间的关系。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没有提及“人类”这个话题,排除。
C 项没有体现“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排除。
D 项“人类伦理道德观”在原文里没有提及,排除。
根据尾句“于是”可知空格是对前文的总结,前一句转折词“不过”之后强调人类似乎
很难真的意识到机器人的改变且未必做好了应对这一改变的准备。说明空格重在探讨人类与
机器人的关系,故答案为 B 项。
86.潜水员在执行水下任务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信号绳作为主要通信工具,即通过对信
号绳的拉、抖组成系列信号来实现对陆上的简易通信。这种通信方式便捷、直接,但是其弊
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信号绳仅能实现有限信息量的表达,且信号传输过程极易受复杂海水环
境影响而中断或失效,带来安全隐患。2015 年,就曾有潜水员的信号绳被缠住而险些发生
事故。可以说,潜水员在执行水下任务时,是真正的命悬一“线”。针对信号绳的诸多弊病,
结合智能穿戴设备在民用领域的快速发展,面向军事潜水领域的智能穿戴产品逐渐成为科技
工作者的研发热点之一。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军事潜水领域智能穿戴设备的关键技术
B.信号绳在军事领域传递信息中的缺陷
C.日常生活中智能穿戴设备的发展现状
D.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穿戴设备的前景预期
86.【答案】A
【解析】文段的尾句谈到“面向军事潜水领域的智能穿戴产品逐渐成为科技工作者的研
发热点之一”,下文要与尾句在话题和内容方面保持衔接,所以接下来必然需要阐述“军事
潜水领域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情况,四个选项中谈到“军事潜水领域的穿戴设备”这一
话题的只有 A 项,所以答案为 A 选项。
87.在文字还不普及的时代,民间故事承担了培养人生观、道德观、伦理观的职能,听
故事是人们学习传统文化、自然知识、人生哲学等的重要渠道。然而,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接受习惯和审美趣味。当下的年轻
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影视作品、网络小说、电子游戏等途径,年轻人
对传统民间故事中的一些经典形象越来越陌生。不少专家学者表示,打捞“失落”的民间故
事刻不容缓。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民间故事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B.年轻一代对民间故事的了解状况
71C.现代科技对民间故事传播的冲击
D.让民间故事为现代人接受的途径
88.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都设想干细胞能够用来修复或替换受损组织,该研究领域被冠名
为再生医学。“多能的”胚胎干细胞被再生医学家们寄予厚望,所谓“多能”就意味着这些
干细胞可以分化出多种其他类型的细胞。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在非胚胎细胞中诱导细胞的多
能性,这样就可以绕过直接使用胚胎细胞时所引发的伦理争议。
作者接下来最不可能讲述的是:
A.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意义
B.再生医学的得名由来
C.细胞多能性研究的新成果
D.再生医学领域的伦理争议
87.【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强调“民间故事
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然而”指出“现代科技对民间故事接受渠道及审美趣味的冲击”。最
后通过“专家学者的表示”提出对策——打捞民间故事刻不容缓。
第二步,文段话题落在尾句上,接下来应围绕“打捞民间故事”这一话题进行论述。对
比选项,只有 D 项符合。因此,选择 D 选项。A 项、B 项、C 项前文已经说明,下文不倾向
于再谈,故排除。
88.【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尾句中作者提到了“多
能性”“伦理争议”,根据“话题衔接”原则,下文有可能对其进行阐述。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和 C 项均提到了“多能性”,D 项提到了“伦理争议”,均有可
能在下文提到,排除。所以,下文不可能提及的是 B 项“再生医学的得名由来”。因此,选
择 B 选项。
【拓展】
B 项“得名”出现在段首,与下文衔接性不强。而且,前文出现的内容不会在下文重复,
故 B 项的“得名由来”不可能出现在下文。
(编辑:lnht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