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08:05:15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 http://ln.huatu.com/sydw/ 文章来源:辽宁华图
辽宁华图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为您提供辽宁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朝阳事业编准考证打印入口在哪。更多辽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sydw/)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事业单位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朝阳事业编准考证打印入口在哪
网上打印准考证
已缴费的应聘人员,于2025年3月24日9:00至3月29日9:00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并妥善保管。
笔试时间和地点
1.笔试时间:2025年3月29日(星期六),上午8:30—10:0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上午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
2.笔试地点:本次考试在全省各省辖市设置考区。
应聘人员要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必须携带准考证和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监考人员依据应聘人员准考证、身份证件和考场座次表,核验身份,实施监考。考试当天应聘人员无法出具报名时的身份证件但仍坚持要参加考试的,应说明具体缘由,写出承诺书,并服从工作人员关于重新采集照片、留取身份特征生物信息等方面的安排,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面授课程】【 事业单位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事业单位公告】【事业单位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文章:2025年朝阳事业编准考证打印入口在哪,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编备考技巧
9.配偶、子女、父母为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另根据《民法典》一千一百三十条第一款,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10.《民法典》规定承租人在房屋租赁期限内死亡的,租赁合同自动解除。()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二条,承租人在房屋租赁期限内死亡的,与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或者共同经营人可以按照原租赁合同租赁该房屋。由此可知“自动解除”的说法不完全适用。
因此,本题错误。
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武装斗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其实质是:
A.工人阶级领导的战争
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战争
C.工农联合的反军阀战争
D.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知识。
第二步,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因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具有和资本主义各国不同的情况。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的武装斗争的实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中国的武装斗争的实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B项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战争,表述错误。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项错误。
C项: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即十年内战),是由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本项并非是武装斗争的实质。C项错误。
D项: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该选项表述不全面。D项错误。
4.人大代表不管来自哪个地区,也不管何种行业都:
①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可以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③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基本制度知识。
第二步,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②项:根据《宪法》第七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并且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项正确。
③项:根据《宪法》第九十六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第五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是地方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代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所以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③项正确。
④项:根据《宪法》第七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所以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④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①项:根据《宪法》第九十七条,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所以人大代表并非都是直接选举产生。①项错误。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应当数罪并罚的是:
A.梁某酒驾,撞死过路行人后逃跑,被发现后拒不停车又接连撞死多人
B.梁某向张某勒索到钱财后,将张某杀害
C.梁某拐卖妇女后,对被拐卖的妇女实施了奸淫
D.梁某使用暴力将张某拘禁在自家地下室,导致张某死亡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A选项中甲某酒驾致人死亡并逃逸,属于交通肇事逃逸,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逃逸过程中拒不停车又接连撞死多人,属间接故意杀人,应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B项属于绑架后杀人,定为“绑架罪”。B项排除。
C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C项属于拐卖妇女、儿童罪。C项排除。
D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D项属于非法拘禁罪。D项排除。
4.国家工作人员甲与私人公司职员乙是夫妻,甲乙支出300万元,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其中200万元是甲受贿所得,其余款项甲乙仍不能说明来源。关于本案例,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B.甲构成受贿罪
C.甲构成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乙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根据其中200万元是甲受贿所得,是受贿罪,其余款项甲乙仍不能说明来源,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制度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本罪主体。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财产不合法而故意占有,案发后又故意拒不说明财产的真正来源,或者有意编造财产来源的合法途径。所以甲同时构成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甲的行为符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构成要件,但不全面。A项错误,排除。
B项:其中200万元是甲受贿所得,构成受贿罪,但不全面。B项错误,排除。
D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乙是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本罪主体。D项错误,排除。
(编辑:lnht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