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1 08:07:36 辽宁公务员考试信息 http://ln.huatu.com/gwy/ 文章来源:辽宁华图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为您提供2025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网上打印准考证2025年丹东公务员考试网址入口在哪。更多2025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网上打印准考证2025年丹东公务员考试网址入口在哪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5年3月10日9:00至3月16日9:00点击上方图片进入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需要使用,丢失不补。
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2025年3月1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
2025年3月1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笔试地点:本次考试在全省各省辖市设置考区。
报考者要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必须携带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监考人员依据报考者准考证、身份证件和考场座次表,核验身份,实施监考。考试当天报考者无法出具报名时的身份证件但仍坚持要参加考试的,应说明具体缘由,写出承诺书,并服从工作人员关于重新采集照片、留取身份特征生物信息等方面的安排,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省考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高分经验 】
【辽宁省考公告】【省考大纲】【省考职位 】【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网上打印准考证2025年丹东公务员考试网址入口在哪,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言语理解与表达解题“利器”之感情倾向
一、 感情倾向知多少
感情倾向是 指 作者 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社会思想和对现实生活 等的 爱憎情绪 ,泛指对某方面的爱憎倾向,通常是分为三类,褒义、贬义和中性客观。在把握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则可以帮助我们推出答案。文段的感情倾向可以借助文段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加以判断,比如“导致”这一动词通常引导不好的结果。这要求同学们日常要做好词语的积累。接下来通过考试真题进行具体分析。
二、例题精讲
例1. “身联网”是一种以人体为中心并与互联网连接的新兴技术。“身联网”设备是一种人机交互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既包括附着式设备,还包括半植入式与植入式设备。植入式设备是完全植入人类体内的。如果发生非正常断裂,则有可能随血液循环进入心脏、大血管等,进而引发栓塞等,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即使是附着式设备,也会产生相应的电磁和其他类型的辐射。已有研究表明,低频电磁辐射会在人体内产生涡流进而干扰人体的健康,而高频电磁辐射则会直接扰乱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身联网”是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B. 目前的“身联网”技术存在人身健康风险
C. “身联网”技术解决了人类医疗史上的难题
D. “身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机协同
【答案】 B
这是一道典型的意图判断题。先分析文段找重点。前两句介绍“身联网”概念及相应所需设备。接着论述相关设备需植入人体以及可能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包括“引发栓塞、危及生命、扰乱中枢神经”等各种不良结果。因此文段先引出“身联网”这一话题,接着论述“身联网”存在的问题,文段倾向是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危害,是文段重点。接着对比选项。A项、C项和D项都是在论述物联网的存在意义、作用,感情倾向是偏褒义的,与文段倾向不符,直接排除。这是意图题,答案优选 解决问题的正确对策项 ,次选问题的同义替换项。B项是问题的同义替换项,符合。因此选择B选项。
例 2 . 未来将会怎样,不可准确预知,但格局和________总有踪迹可循。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发展所________的巨大变革面前,时代和社会呼唤产生一批真正的未来学家,能够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关口,对信息社会的未来有所把握,为未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选择和行为提供一些理论上的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趋势 引发 指导
B.路径 导致 服务
C.轨迹 带来 解释
D.方向 造成 设想
【答案】 A
这是一道典型实词辨析题。分析语境,第一空出现了“和”字,表并列,则应选和“格局”意思相近的词语,选项中的这四个词语均可。接着看第二空,浏览文段可知,文段是在客观描述社会巨大变革,及未来社会的发展情况。而B项的“导致”、D项“造成”通常是引导不好的结果,感情色彩是偏消极的,与文段中性、客观的描述不相符,排除B项和D项。接着看第三空。通过文段描述“期待未来学家为未来提供一些理论上的 ________ ”可知,应是对未来发展做一些前瞻性的指示,比如要做好哪些准备,提升哪些技能。因此A项“指导”符合。而C项,“解释”是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更倾向对已有内容的解释,而不是对未来的,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因此答案选择A项。
通过以上两道例题大家可以发现,借助感情倾向是否一致可以帮助我们排除或者直接选定选项,这不仅是做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也可以提升做题速度,即与文段倾向不符的直接排除,无需再重复验证。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做题时借助文段中字、词的感情色彩准确把握文段的感情倾向,方可用好这一“利器”。
比重上升的语句表达如何攻克?
一、语句排序
有些文段句语句之间的衔接会依靠重复性的词语或话题表达,这种表达通常以词汇的形式体现,在两句话之间起到了统一话题、陈述主体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句子“捆绑”时,可以将含有相同话题(即重复词语)的句子挨在一起,来缩小选项范围。
【例1】①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尤其如此
②很大原因是因为中国仍然保持着对资本流动的严格控制
③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之所以在过去这些年屡屡可以躲过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
④资本的自由流动,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
⑤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尚不成熟的金融体系碰上了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国际资本
⑥这个世界上几乎还没有哪个新兴市场国家逃脱过金融危机的魔爪
对上述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③②⑥⑤④①
B. ⑥①⑤④③②
C. ④①③②⑥⑤
D. ③②④①⑥⑤
【答案】D
【解析】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无法确定首句。
第二步,分析捆绑,观察句子之间的特定关系。②句和④句中都提到了“资本流动”,为重复词语,可见两句话题衔接紧密,故可将②④句捆绑。①⑥都提到了“新兴市场国家”,话题一致。因此,本题选择D项。
二、语句衔接
语句衔接题不论横线所处位置如何,都应该通读整段文字,整体把握其陈述主体(即核心话题),保持选项陈述的话题和文段最大程度上一致,这才能保证“连贯性原则”。
【例2】农业危机根本上也是资源危机,关键是土地资源。我们总希望自己的住房大一点,然而,土地是有存量没有增量的要素,人类的需求却是没有止境的。所以,更多的农业用地被工业侵占,更多的农村土地被城市侵占,农业危机的根源就在这里。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入所谓后现代社会了,已经没有改弦更张的可能了。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此,我们应该把为数不多的土地做成高附加值的东西
B.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过度消耗资源的产业体系
C. 我们要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
D. 这就提醒我们: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在产业升级中要保护好农田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首先引出农业危机这一话题,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农业用地被工业侵占,农村土地被城市侵占,从而导致农业危机。
第二步,对比选项。整个文段都是围绕“农业危机”来论述,即农村土地被侵占。所以横线处所填内容应延续这一话题,且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D项中的“农田”最大程度上与“农村土地侵占”话题一致。因此,本题选择D项。
三、下文推断
下文推断题主要是在把握整个文段的基础上进行预测,要对作者的观点有正确的领会,阅读时应重点把握后半段的谈论主题,正确答案要与后半段主题保持一致和连贯。
【例3】大家都知道生物多样性对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的眼光都被那些肉眼可见的植物所吸引了,完全忘记了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其实是属于微生物的,而且他们的作用要比动植物大的多。举列来说,海洋吸收了大气中至少一半的二氧化碳,这一吸收过程非常复杂,有大量微生物的参与,但人类对它们情况了解的极少,因此也
就很难预测它们会对气候变化做出怎样的反应。幸运的是,随着DNA测序技术的改进,科学家们终于开始进入这个神秘的微观世界了。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 DNA测序技术在微生物观测中的应用
B. 微生物在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过程中的作用
C. 对生物多样性的重新认识具有现实意义
D. 微生物的活动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前半部分强调微生物非常重要,但人类对其的了解非常少,文段话题落脚点在尾句的新话题,即DNA测序技术,根据话题一致原则,接下来应围绕“DNA测序技术”这一话题进行论述。
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A项提到了这一话题。因此,本题选择A项。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在语句表达中我们找到话题之后,按照重复词语的原则,即可快速的选出答案。
行测经济利润问题巧解法
赋值法指的是给予题干当中的未知数一个特殊的特定值,以便达到快速解题的效果。适用于题干中出现大量的比例、百分数或分数时,或者题干的变量满足A=B×C的关系,且未给出明确数值时。
经济利润问题常用解题公式满足A=B×C的关系,例如:总利润=单件利润×销量,总销售额=单件售价×销量。大体有以下两种赋值情况:
一、题干中出现百分数、分数、比例,并给出其中两项B和C,这时当A不变时,可以给A进行赋值,赋值为B和C的最小公倍数。当A变化时,给B或C进行赋值。
例1.某矿业产品公司支付了一批货款,一半用于购进每吨400元的A型石英矿,另一半用于购进每吨600元的B型石英矿,则A、B两种石英矿的平均价格是每吨多少元?
A.480B.490
C.500D.510
例2.某楼盘的地下停车位,第一次开盘时平均价格为15万元/个;第二次开盘时,车位的销售量增加了一倍、销售额增加了60%。那么,第二次开盘的车位平均价格为多少?
A.10万元/个B.11万元/个
C.12万元/个D.13万元/个
【答案】C。解析:本题求平均价格,在本题中销售额=平均价格×销售量。从“第二次开盘销售额增加了60%”可知销售额是存在变化的,因此可以给销售量进行赋值。给第一次开盘的销售量赋值为10个,则第一次开盘的销售额为150万。第二次销售量增加了一倍变为20个,销售额增加了60%变为240万,因此第二次的平均价格为12万元/个,本题选择C。
例1和例2的题干都满足A=B×C的关系,并且给出了其中一个变量的具体数值。例1中,A不变,因此给A进行赋值;例2中,A存在变化,因此给B或C进行赋值。
题干中出现百分数
、分数、比例,但任何具体数值都未给出,可以进行双赋值。
例3.某企业引进新技术后,原材料成本降低了40%,单位人工成本上涨了80%,所需要的工人数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已知采用新技术前,总人工成本为原材料成本的4倍,则采用新技术后总人工成本是原材料成本的多少倍?
A.1 B.2 C.3 D.4
E.5 F.6 G.7 H.8
【答案】F。解析:本题题干中总人工成本=单位人工成本×工人数,并未给出任何一个量的具体数值,因此,可以进行双赋值。在引用新技术之前,赋单位人工成本为100元/人,工人数也为100人,则总人工成本为10000元,原材料成本为2500元;引进新技术之后,单位人工成本上涨了80%,即变为180元/人,工人数降低为原来的一半,即变为50人,则总人工成本为9000元,原材料成本降低了40%,即变为1500元。9000÷1500=6,因此,采用新技术之后总人工成本是原材料的6倍,本题选择F。
例3中,题干满足A=B×C的关系,但是没有给出了任何一个变量的具体数值。因此,可以给B和C进行双赋值。
(编辑:lnht01)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