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 13:37:01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ln.huatu.com/sydw/ 文章来源:辽宁分院
沈阳华图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您提供2022辽宁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2022沈阳事业单位考试准考证在哪里打印。更多2022年辽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sydw/)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沈阳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2022沈阳事业单位考试准考证在哪里打印
(一)笔试时间安排
2022年3月19日上午9:00-10:30。
(二)笔试科目内容
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应聘人员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满分为100分。
(三)准考证打印时间安排
应聘人员于3月15日10时至3月19日9时登录沈阳市考试院网站“报名、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各一式两份,黑白、彩色均可),并妥善保管,以备资格审查、面试环节使用。
(四)笔试成绩查询安排
笔试成绩将在沈阳市考试院网站进行查询。具体时间请关注沈阳市考试院网站公告和“成绩查询”入口。
以上这些就是沈阳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2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文章:2022沈阳事业单位考试准考证在哪里打印,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图书推荐:
相关信息推荐:
2022辽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沈阳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编备考技巧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人文科技知识之先秦文学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人文知识模块向来是重难点的交汇区、考生的失分区、市面上各路解析的“实力展示”区。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从中国文学部分开始,看一看这部分的主要考点。
一、文学的源头
《诗经》 |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和《诗三百》,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
《楚辞》 |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是战国屈原所创文体,另有宋玉等代表。《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
二、百家争鸣
学派 | 代表人物 | 时代 | 著作 | 观点 |
儒家 | 孔子 | 春秋 | 编纂《春秋》,修订“五经” | 1、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3、有教无类,首创私学 |
孟子 | 战国 | 《孟子》(语录体散文集) | 1、“仁政” 2、民贵君轻。 | |
荀子 | 战国 | 《荀子》 | 1、“制天命而用之” 2、朴素唯物主义 | |
道家 | 老子 | 春秋 | 《道德经》 | “无为而治” 2、小国寡民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庄子 | 战国 | 《庄子》,又称《南华经》 | “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庖丁解牛”、“庄周梦蝶”、“鹏程万里” | |
法家 | 韩非 | 战国 | 《韩非子》 | 当代必然胜过古代 提倡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依法治国 |
墨家 | 墨子 | 战国 | 《墨子》 | 兼爱、非攻、尚贤。 |
兵家 | 1.孙武 2.孙膑 | 1.春秋 2.战国 | 1.《孙子兵法》 2.《孙膑兵法》 | 1、《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 2、田忌赛马、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
三、史学专著
《春秋》 | 记录鲁国的历史。相传为孔子所著。 |
《左传》 | 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著作。 |
《国语》 | 长于记言。《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
四、四书五经
四书 |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南宋朱熹《四书集注》,“四书”之名始立 |
五经 |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
【例题】
1.(单选题)“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体现了( )提倡的仁政思想。
A.庄子
B.老子
C.孟子
D.孔子
【答案】C【解析】“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出自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是“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体现了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单选题)“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其中“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A.《坛经》
B.《庄子》
C.《道德经》
D.《中庸》
【答案】D【解析】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南宋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民法基本原则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民法模块向来是法律重难点的交汇区、考生的失分区、市面上各路解析的“实力展示”区。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从民法总则部分开始,看一看民法基本原则的考点。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解释、执行和研究我国民法的指导思想,是我国民法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表现,也是我们进行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法律准则。这些基本原则包括:
(一)平等原则
民法中的平等,是指主体的身份无论其民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政治地位、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差异都是平等的。这个平等不是经济实力或其他条件的平等。
1.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2.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法律地位平等
3.民事权益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
(二)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充分根据自己内心的意愿,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1.当事人有依法进行某种活动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2.当事人有选择行为相对人的自由
3.当事人有选择行为方式和行为内容的自由
4.当事人有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自由
(三)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1.民事主体在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承担上不能显失公平
2.民事主体合理承担民事责任,通常状况下责任大小与过错程度相适应。
3.民事裁判机关处理民事纠纷时应当考虑公平原则,特别在缺乏法律具体规定时,更应该本着公平公正进行自由裁量。
(四)诚实信用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要求按照市场制度的互惠性行事。在缔约时,诚实并不欺不诈,在缔约后,守信用并自觉履行。
(五)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守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六)绿色保护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例题】
1.(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民法的平等原则的内容的有( )
A. 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平等
B. 民事主体在具体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平等
C. 民事主体平等地协商相互间的权利义务
D. 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原则。平等原则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之间的地位平等,体现在地位平等、权利能力平等、平等受到法律保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项。
2.(单选题)小明把张三的花瓶给砸碎了,张三表示不用赔偿,这体现了民法中的什么原则()
A. 平等原则
B. 公平原则
C. 公序良俗
D. 自愿原则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原则。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题干中小明把张三的花瓶砸碎张三表示不用赔偿,体现了民事主体在民事生活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思表示从事相应的民事行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编辑:lnht01)
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QQ客服
下一篇:没有了